我國近20年來癌症呈現年輕化,不想得癌症的進來看一下

我國近20年來癌症呈現年輕化及發病率和死亡率“三線”走高的趨勢。昨天,記者從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佈的《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》中獲悉,每分鐘就有6人確診為癌症。同時,癌種也呈現地域化特點,如胃癌集中在西北及沿海。

  男性死亡率高於女性
 
  這是我國首次發佈腫瘤發病情況登記年報,資料來源於24個省的72個監測點,覆蓋8500萬人。年報顯示,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,平均每天8550人,全國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。
 
  惡性腫瘤發病率全國35歲至39歲年齡段為87.07/10萬,40歲至44歲年齡段幾乎翻番,達到154.53/10萬;50歲以上人群發病占全部發病的80%以上,60歲以上癌症發病率超過1%,80歲達到高峰。

  全國腫瘤死亡率為180.54/10萬,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達270萬例。我國居民因癌症死亡的幾率是13%,即每7至8人中有1人因癌死亡。
 
  腫瘤死亡率男性高於女性,為1.68:1。
 
  肺癌居癌症死亡首位

  從病種看,居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的是肺癌,其次為胃癌、結直腸癌、肝癌和食管癌,前10位元惡性腫瘤占全部惡性腫瘤的76.39%。居全國惡性腫瘤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,其次為肝癌、胃癌、食管癌和結直腸癌,前10位元惡性腫瘤占全部惡性腫瘤的84.27%。死亡率最高者男女均為肺癌。
 
 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副主任陳萬青分析指出,全國腫瘤發病率1989年僅為184/10萬,但去除老齡化的影響,發病率和死亡率變化不大。我國癌症負擔的日益增加主要緣於人口老齡化。
癌症呈地域分佈明顯!

  20年資料顯示,我國癌症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,包括乳腺癌、肺癌、結腸癌、甲狀腺癌等發病年齡均低於此前年齡。就地區而言,監測資料顯示,城市地區的結直腸癌發病率上升速度快。

  監測還顯示我國癌症發病呈地域分佈明顯,其中,食管癌高發區主要集中河南、河北等中原地區;胃癌高發區主要集中在西北及沿海各省,如上海、江蘇、甘肅、青海等較為突出;肝癌高發區集中在東南沿海及東北吉林等地區。

  中國抗癌協會癌症康復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史安利稱,我國對癌症發病原因的調查和研究已進行了20多年,但因其病因複雜,尚未得出權威性的結論,這在衛生技術水準全球領先的美國亦是如此。目前,我國專家只是推測腫瘤的發病原因與當地的飲食風俗、環境氣候等有一定關係,但無定論。

  ■北京

  肺癌發病率10年增56%

  北京市衛生局統計資料顯示,2010年肺癌位居北京市戶籍人口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的第一位,在女性中居第二位,僅次於乳腺癌。2001至2010年,本市肺癌發病率增長了56%。全市新發癌症患者中有五分之一為肺癌患者。
 
  專家表示,我國城市人口的肺癌發病率已接近發達國家水準。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,北京新發肺癌患者男女比例為160比100。

  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說,肺癌發病的增加與人口老齡化、城市工業化、農村城市化、環境污染化以及生活方式不良化有關。吸煙也是導致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。“煙草中與肺癌相關的有害物質達69種。”煙民每天吸煙的支數乘以吸煙的年限是“吸煙指數”,如果一位煙民吸煙20年,平均每天吸一包,那麼,這位煙民的吸煙指數就是20×20=400,而“吸煙指數”大於400的煙民就屬於肺癌的高危人群。

認識癌症

惡性腫瘤的定義
q惡性腫瘤是指以不可控制的惡性細胞生長和擴散,以及組織浸潤為特徵,並經病理檢驗確定符合國家衛生部公佈的“疾病和死因分類”標準歸屬於惡性腫瘤之列的疾病。
q常見如:肺癌、白血病、骨肉瘤、視網膜母細胞瘤等等都屬於惡性腫瘤。
q癌:是指從上皮組織中發生的惡性腫瘤。
癌症的特徵
組織分化程度:分化不好,異型性大。
q核分裂:多見,並可見病理核分裂像。
q生長速度:較快。
q生長方式:浸潤性和外生長性,前者無包膜,分界不清,不前推動,後者伴有浸潤。
q繼發改變:常發生出血、壞死、潰瘍等。
q轉移:常有,且多復發。
q對機體影響:較大,可造成惡病質。
病理進展
q癌前期病變:如慢性蔞縮性胃炎、宮頸的非典型性增生等,可分輕、中、重(前二者只累及上皮層下部的1/3--2/3處)。
q原位癌:指粘膜上皮或皮膚表層內的非典型性增生達重度,累及上皮的全層,但未侵破基底膜者,如子宮頸原位癌。
q浸潤癌:附著、細胞外基質的降解、癌細胞的移出,成為臨床癌症。
q轉移癌:血行、淋巴、種植和直接播散。
病理學檢查方法脫落細胞學檢查:如食管拉網法檢查食管癌和賁門癌陽性確診率87.3%--94.2%.
q活體組織檢查、免疫組織化學檢查、電子顯微鏡檢查、流式細胞術(DNA多倍體或非整倍體)、圖像分析技術(形態定量技術已從二維空間向三維空間發展)、分子生物學技術(重組DNA、核酸分子雜交技術、聚合酶鏈反應、DNA測序等) 
癌的發展
人體內從產生第一個癌細胞發展到臨床症狀明顯的癌症,大都需要20--30年的時間。
q三個階段:微小癌(6--9年)、毫克癌(重約1--10毫克、直徑3--4毫米、細胞數約100萬--10億個,需5--12年);若沒有新生血管,細胞達1000萬個時,即1--2mm的直徑或厚度時即不再增大。進一步富有侵襲性的演進和異質化可發展成臨床癌,約需9年。
癌症危險
q癌症死亡率列前五位分別是肺癌、肝癌、胃癌、食道癌、直腸癌。北京市女性癌症死亡率列前五位是肺癌、肝癌、胃癌、乳腺癌、食道癌。
q地域不同,癌症發病率亦不同,如廣東鼻咽癌多,河南省林縣食道癌多。 每18秒鐘就有一個人被診斷為癌症。每分鐘就有2.5個中國人死于癌症.
q物理性致癌
主要有離子輻射、異物及慢性炎症、創傷
q氡氣:引發肺癌;X射線、鈷引發白血病、肺癌;同位素(32P等)誘發骨肉瘤。紫外線誘發惡性黑色素瘤(4--8年後為發病高峰)
q石棉:引起胸膜間皮瘤(發生率2--3%,潛伏期20年);血吸蟲病引起結腸癌、膀胱癌。
q創傷:骨肉瘤、腦瘤常有外傷史。
病毒致癌
RNA致瘤病毒:急性或慢性轉化病毒(引起乳腺癌、白血病)、淋巴瘤病毒。
qDNA致瘤病毒:人類乳頭狀瘤病毒(引起宮頸鱗狀細胞癌和生殖器癌)。Epstein-Barr病毒(引起鼻咽癌或伯基特淋巴瘤)、乙肝病毒(引起肝癌)。
化學性致癌
多環芳烴:間接致癌物(代謝活化),存在已知有1000多種。
q於煤焦油、燒烤食物中,可引起胃癌、纖維肉瘤等
q黃麴黴素:終末致癌物(環氧化物),致肝癌;白地黴素致食管癌。
q烷化劑、醯化劑、金屬元素:直接致癌物(不需要在體內進行代謝),如氮芥、亞硝基脲可誘發白血病。鎘引起腎癌、鉻引起肺癌等
癌症的預防方法
避免不良生活習慣,不吸煙,限酒。
q不食發黴的食物。
q少吃燒烤、過燙的食品。
q不要爆曬,儘量避開放射線。
q避開不良的生活環境,不要居住在剛裝修過的並有刺激性物質的房間裏。
q保持大、小便通暢。
q保持心理平衡。
提高免疫力及時打預防針(乙肝疫苗等)。
q注重身體情況,定期體檢。
q對經久不愈的小傷口,小潰瘍和外傷均要認重對待,及時治療。
q鍛煉身體,提高機體免疫力。
q注意減肥,防止糖尿病。
q癌症疫苗:日本研製用WTI基因細胞表面的肽作為疫苗預防腎母細胞瘤、乳癌等。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腫瘤 癌症 惡性腫瘤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rgavm99 的頭像
    margavm99

    VEMMA【維瑪】在家創事業

    margavm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